memo-2024-08-01
不算有很大進展的新月開始,
但有踏出一小步。
公開與私人的部分要分開,
這邊是公開的。
TRPG 的部分要繼續嗎?
回顧自己玩 TRPG 快十年的時間,
發現自己其實 2017 年狀況就一直不是很好。
雖然過去這五六年或多或少有一些小成功,
小進展,小學習。
但也許需要好好整理累積起來,
成為某種力量才好。
總之,新月,再努力看看。
很老套,
但是在哪裡跌倒,
就在哪裡爬起來。
不算有很大進展的新月開始,
但有踏出一小步。
公開與私人的部分要分開,
這邊是公開的。
TRPG 的部分要繼續嗎?
回顧自己玩 TRPG 快十年的時間,
發現自己其實 2017 年狀況就一直不是很好。
雖然過去這五六年或多或少有一些小成功,
小進展,小學習。
但也許需要好好整理累積起來,
成為某種力量才好。
總之,新月,再努力看看。
很老套,
但是在哪裡跌倒,
就在哪裡爬起來。
「誤摘錄」,這個 tag 我可能打算拿來收集一些,針對「被引用的句子」的調查。
原文段落:
Kulturkritik findet sich der letzten Stufe der Dialektik von Kultur und Barbarei gegenüber: nach Auschwitz ein Gedicht zu schreiben, ist barbarisch, und das frißt auch die Erkenntnis an, die ausspricht, warum es unmöglich ward, heute Gedichte zu schreiben. (1955)
英譯:
The critique of culture is confronted with the last stage in the dialectic of culture and barbarism: to write a poem after Auschwitz is barbaric, and that corrodes also the knowledge which expresses why it has become impossible to write poetry today.
ChatGPT 機翻:
對文化的批判面臨文化與野蠻辯證法的最後階段:在奧斯威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而這也腐蝕了表達為什麼今天已經不可能寫詩的知識。
最近狀態異常低落,好像很久沒這麼糟糕了。
昨天朋友說,先打開 VSCode 和 Terminal ,隨便寫點東西再說。
現在就是這麼做了。
算是習作,也許也算是自由書寫,雖然我自己印象中或者習慣上會覺得自由書寫應該是用紙筆進行。但我想與其對著白紙發呆,或者對著空白的文件躊躇,不如先隨便打一點東西。沒有主題就寫日期,有主題則寫在日期後面。作為一種習作,這樣的形式應該還可以。
想開始做這件事,沒什麼特別高尚的理由,只是前陣子索取了林榮三文學獎的作品集回來看,想說也許可以試著投稿看看。朋友J建議說可以先從小品文這個分類試試看,查詢了一下十九屆的規定,一千字以內,覺得是個可以嘗試的類別,很久沒寫東西,就先從這樣放任自己的手指敲鍵盤開始。
每天寫一篇?可能有點硬,但覺得做為某種抒發或者讓自己熟悉在文件檔上打字的感覺還不錯。已經太習慣社群網站上的……更短促、更急迫的消耗性的文字,也許這種逼自己「稍微大量地消耗」的狀態可能能夠為自己帶來一點改變……大概吧。
我們從小學還是國中開始學習要寫點東西,小學寫字,中學寫文章,到高中國文的時候甚至作文是暫升學考試的成績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我覺得可能大多數的人在生活中並不會花太多時間繼續寫東西、陳述。畢竟,生活乏善可陳,有什麼好說的呢?我想我不這樣認為。
決定要帶本筆記本在身上,或者搭配手機,試著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點點,覺得有趣或者有什麼想法的東西,記下來(也許有些可能要拍照拍下來當作素材),然後再試著用這樣的形勢發展成文字。一開始先練習限制在某一段固定的時間內做完這件事。《功夫》電影裡的火雲邪神說「唯快不破」,要訓練自己做事的節奏和速度都快一點。
這種雜想雜記雜寫大概對世界沒什麼幫助,但是對我自己可能是有的。
一千字真的還蠻不容易掰的就是了,我已經覺得我放飛了,還是只寫了六七百字。那些作家或者文字工作者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但這也是為什麼我有很短暫的時間做了一些要寫文案的工作,然後體認到自己並不是這方面的專業,做得很痛苦。興趣跟工作果然還是不見得能匹配的,「專長」、「擅長的事」比較適合當作工作做,畢竟如果不是大發財的工作,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有效率、快速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人生可能會快樂一點。
我到底在寫什麼?哈哈哈。
就是個中年人放任自己的手指在鍵盤上亂敲,寫一些可能對別人完全無意義的文字,但也許很久之後回頭看,對自己會是有意義的。
好了,混了九百多字,一千字以內,就不要超過九百五太多吧。以上是今天的份。
摘要:一個在一群親友吃飯、聚會、旅遊等等實體聚會,在等待或者可以打發時間的情況,讓大家可以無壓力也不必特別想話題的說話遊戲。
2 人以上,也許 10 人以下,但上限人數沒有測試過
《星海爭霸》一代,點選地圖上的角色(遊戲裡有時稱為單位),那個單位會講一些台詞;算是即時戰略遊戲的傳統吧。 ↩︎
一年一度的河神祭,是這個小城的大事,十二個主要家族的首領唯一會聚集一堂的日子。在河神祭典的表演中,再次確認同盟誓約、無法化解的恩怨可以在此合法決鬥等等。
在河城,只有兩種罪,死,或者成為戲子。據說,有受刑人從戲班逃離後,主動投案,選擇接受死刑。據說在舞台周圍藏有各種機關、舞台後的戲班居住地則是僅次於領主內城的軍火庫。
烏首.星落( Blackhead Starfall ),戲班老闆。戲班的人尊稱他為「頭兒」。星落這個姓氏,知道這個地方的歷史的人,就知道是「星樂埕」的原始發音,但後來被用作「分家」或者被逐出家族者的姓氏。
據說用這支酒杯,盛裝上好的酒倒入河中,能夠平息河神的怒氣。遠古時代、在戰亂、更暴力的年代,據說是以敵人的血祭神。
基本上放太久了,可能有就不補寫了,空著的部分,給自己留個警惕吧。
可能得晚點補寫,先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