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2025-02-17 Mon
2025, Day 48. 圖:碧潭橋上拍的
Photo by Amari James on Unsplash
之前去幫HT看電腦的問題,他提到想組桌電,老實說我也很久沒組桌電了,想說大概抓個預算,找時間研究看看。
初步從預算,還有幾個關鍵的零件著手,如果要玩遊戲可能要考慮顯示器的解析度例如 2K 或 4K 。從一些論壇文章等地方尋找資訊。
2025, Day 46.
2025, Day 45.
年前在想這個 blog 的一些使用方式,在貼文的資料夾要怎麼讓自己方便地看到接下來要寫的檔案;之前想了個很無聊的命名格式,打算繼續用。
只是為了排序方便吧,編輯器預設檔名比較小(0-9, a-z)的會在前面。依序: 06 是指自己假如還有 6 個十年可以活, 05 是這個十年倒數五年, 2025 是當年度的西元年份, 321 是一年的倒數第三百二十一天(例如一月一日是一年的倒數第 365 或 366 天),後面是日期。
這說不上是什麼很好的解法。但至少已目前要做的事情而言,能讓我很快找到我要編輯的文章,以及確認目前的狀況,現階段這樣就夠了。
I will solve this problem.
2025, Day 44.
Intel Core i5-9400F
GIGABYTE B360 AORUS GAMING 3 WIFI
Kingston 8G*2 DDR4-2400 HyperX FURY
MSI RTX 2080 GAMING X TRIO 8G
留個紀錄,因為可能近期會換電腦了吧。
這幾天腦熱想買新電腦,菜單拉一拉就三五萬,冷靜下來再看看這台,如果可以撐著不升 Win11 ,花個五六千升級 CPU 和加 RAM 可能又可以再撐一兩年。但這就會是這個世代的電腦的 CP 頂端了。這次再升級完,這個系統就不太有再升級的意義,好像也是達成某種人生成就。
開一篇來收集 OSR 的筆記
2024-12-21 ,加上之前被強迫更新的舊筆電,使用 Windows 11 的筆電來到第三台。覺得也許可以立一篇筆記專門來寫 Windows 11 的筆記。當然一部分是因為被 Windows 11 的一些鳥事情搞得有點煩,寫下來、整理起來以後處理類似問題比較不用重新找資料。
決定改用「逐漸新增」的方式來使用這個 blog 的文章。試試看這種做法。
下午去玩 Zuzu 籌備已久的「《斯特拉德的詛咒》+ 謀殺之謎」。去年與今年都在聖誕節有一個這樣的大活動(去年是一個四桌連動的 D&D 單日鴉閣堡團),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年底就想軟爛等過年,但有這樣的一個大活動(?)似乎也是蠻好的總結。
分成三間房間,三個不同的鴉閣堡場景,有一些線索、怪物、寶物。戰鬥簡化為猜拳,有些角色能力和戰鬥力的強度可能可以再調整(玩家角色太強),但就今天同樂的目的而言,平衡性不是太大的問題(可能因為玩家們與 GM 多少都是認識的人,所以氣氛是很融洽的)。
一些場景用的牌卡美術圖用 AI 產製,我覺得原型設計(Prototyping)做測試或驗證的時候使用好像很方便,至少就「示意」的功能是完全能用的。
吃早餐的時候聊天,打開手機,發現《 Florence 》 iOS 版已經沒辦法下載了(更正,稍晚再試,還是可以下載的)。因此聊到「遊戲」好像不像「麵包師傅」或者「鐵匠」之類職業可以傳承,是個有趣的話題,之後找時間再想想。
從「遊戲技術的傳承」聊到「賺錢」這件事,講到 MMORPG 、抽卡手遊等等,我提到,有些遊戲或者遊戲類型可能用主流市場的觀點來看已經式微,或者是個很小的遊戲,但他們可能只需要養出一個不算很大的死忠玩家客群,甚至也許少數幾個大課長「一個月課幾十萬,你就做這個遊戲給我玩」,一個遊戲就可以活得很好。
「就像古代的藝術都是貴族在支持,其實現在的遊戲可能很多也是這樣。」我不知道哪裡來的突然想出這個結論。「我們這種還需要工作、思考工作的人們,顯然不是這樣的貴族階層。」
然後我就被展示了麥塊的「村民生產器」,和「炸山機器」,笑到在地上打滾。